第六〇三章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回到清朝做盐商》


    第(3/3)页

    另外,地少人多的普鲁士对鸟粪肥的需求也比较大。

    “执政,那些鸟粪肥矿场全都卖出去啊。咱们自己要不要留一些。”以前文官问道。

    “不用了,鸟粪肥的开采只能采用人力,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口,我们做不来。”董书同说道。

    东华是一个王国,所以董书同并没有像弟弟那样整出那么多的大型国属企业。

    而且,他现在也做不到这样,主要就是手中没人。

    现在东华王国的主要的人力都放在打仗上。

    放眼望去,周围全都是敌人。

    他只能够将这些矿场全部承包出去。

    那些承包商想要开采自然会去想办法自己招人。

    好在东华手中的矿场很多都是现成的。这些被东华军没收的矿场就连采矿设备都是现成的。

    只要人员到位之后就能够开始生产。

    “那些鸟粪矿场包给华商之后,他们还会自己招人,到时候,我们不仅仅得到卖矿场的钱,还得到了税收,最后还能够收获大量的人口。这不是一举三得吗?要是我们自己来办的话,没有那个精力、人力不说,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的钱来做前期的投资。”董书同解释道。

    就做生意一块,董书同还是很擅长的。他为了这次拍卖会早就算计好了。

    等的就是这批华人的买家上门。

    这也是为什么董书恒将商团的代表放在第一批派到东华去,兄弟俩在这方面还是很有默契的。

    董书恒需要将华夏民间过剩的资本向外输送。

    虽然现在他也在搞工业化,但是国内的市场还在逐渐成熟,所以董书恒深刻知道步子不能迈得太大。

    现在复兴军内部的很多产业都需要依赖出口,尤其是与欧罗巴之间的贸易。

    而与大嘤帝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又让董书恒产生了一种危机感。要是哪天坦普尔脑袋抽筋了,真的可能会切断复兴军与欧罗巴之间的贸易。

    他们也有这个能力。从南非到印度地区,再到马六甲之间的航线可都在他们的控制之下。

    所以董书恒必须要加紧建设大华夏圈,创造一个成熟的内部市场。

    到时候,即使与大嘤帝国全面开战的话,依靠整个大华夏圈,丰富的资源以及内部市场,也能够维护主市场的运行。

    而作为大华夏圈的重要一环,东华必须要建设好。

    董书恒知道在将当地的白人上层社会给抹除掉了之后。

    东华最缺资本的进驻,以及会运作管理的资本的人才。

    而这些在华夏内部却非常的丰富。

    兄弟俩都是商人出身。他们知道,华夏的商人是一个能够吃苦耐劳,并且拥有创造精神的群体。

    他们一点都不比欧罗巴的商人差,只是历代的封建王朝将商人给贬低了而已。

    满清过后,商人们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董书恒给他们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营商环境。商人们又从新爆发出了自己的活力。

    现在的问题是商人们的活力太旺盛。世世代代积攒下来的资本就像是黄河水一般汹涌地地寻找可以浇灌的土地。

    不加以疏导的话就会形成一场大洪水。

    而建立大华夏圈正是疏导资本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而且还能够做好肥水不流外人田!

    ps:二更送上,求推荐,求月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