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西凉战事(上)-《血之孙吴》


    第(2/3)页

    有精兵却没良将指挥,终究是无用,历史上在戚继光死后戚家军的覆灭就是最好的证明。

    而有良将没精兵却不要紧,有了良将以后,难道还怕练不出一支精兵吗?

    为什么曹军在这几年兵力受损、治下受灾、元气大伤之后,依旧稳坐天下第一的宝座?还不是因为曹操麾下尚有无数精兵强将?

    关羽、张飞、萧摩柯、羊侃、薛安都、许褚、徐晃、张辽、张郃、于禁、乐进、夏侯惇、夏侯渊、曹洪、柳元景、裴叔业、高览、张绣等等。

    与曹军相比,我军虽然也有一大票名将、宿将,但大多长于统兵。

    我军的将领在武力值方面和曹军依旧相差甚远,更别提曹军将领个个勇猛过人、文武双全,多是五虎大将、五子良将这一级别。

    反观我军将领,比文武双全不输曹将,但论平均武力值比之曹将至少差了一个档次。

    因此,马超、庞德,我方势在必得。

    更何况,西凉铁骑也确实是天下精兵,同样也是我垂涎已久的精锐之师。

    早些年,马腾、韩遂分别称霸于凉州南部和北部,手中都握有超过五万人的军队。

    然而这一切都已经成了过去式,因为马腾、韩遂的军队都已经被打残,所以马腾、韩遂的军队也只能用残兵来形容了。

    马腾、韩遂的军队之所以这么惨,这一切还得从十二年前说起。

    十二年前,正是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之时,马腾、韩遂也是其中之一。

    二人并没有前往酸枣参与会盟,而是在西凉与联军遥相呼应,算是一支偏师。

    但二人却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并没有对董卓的侧后方发动进攻,就真的只是为联军摇旗呐喊。

    此战过后,董卓的势力受损放弃了洛阳,并退到了关中。

    那时候的西凉,羌族已经被打残,凉州也早就成了汉人军阀的天下。

    而董卓正是这些汉人军阀的老大,他们名义上参加联军讨伐董卓,实际上却都是董卓的马仔。

    因此,让他们打董卓是不可能的,反而在董卓的眼皮里底下一直乖乖听话。

    直到董卓被吕布所杀,朝廷也被王允所掌控,董卓余孽差一点就要覆灭了。

    后来,这帮余孽在贾诩的拾掇下一起反攻长安,凉州的一些羌人部落、汉人军阀也参与了此次行动。

    他们攻破了长安,击杀了王允,成功掌控了朝廷。

    这一战,凉州的汉人军阀们尝到了甜头,一些羌人部落更是尝到了权利的滋味。

    之后,整个关中、西凉都变成汉人军阀当家作主了,他们为了争夺权力开始了混战。

    这一打就持续了十年,关中、西凉都成了战场,就连许多羌人、氐人、杂胡、鲜卑的部落也参与其中。

    十年之中,汉人军阀越打越少,异族部落却越打越强。

    期间,天子趁机东逃,最后被曹操得了这个便宜。

    曹操掌控了朝廷,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隐隐约约也成为了天下霸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