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诸侯之心(下)-《血之孙吴》
第(2/3)页
“听闻刘渊在三年前就已经病故了,后来他的长子——刘和继任刺史,却因为黎阳之战的大败而备受打击,所以郁郁而终。此后,乃是刘和之弟——刘聪继任刺史,此人倒是颇有手段!”王猛说道。
“不错,不瞒诸位!其实昨晚刘琨前来找过我,对我军逼迫曹军主力南下,为河北群雄解围一事表达了感谢。刘琨还告诉了我,曹操为了与并州化解仇怨,竟然释放了五万战俘!并为了让并州出兵,还许诺会在此战过后,将河东割让给并州!”我对众人说道。
众人都感到难以置信,曹操真是好大的手笔啊!为了联军一事,曹操竟能做到如此地步,也难怪他能够赢得盟主之位了!
“如此看来,主公错失盟主之位也实属应该了!毕竟曹操能够做到这些,而我方却并不能给予一众诸侯任何地好处!”王猛不禁感叹道。
“不错,我也是如此想的,但并州的态度却十分模糊。在我看来,曹操乃是导致并州衰弱的直接元凶,但毕竟当初乃是刘渊、刘和主政,与刘聪无甚关系。甚至可以说,刘聪之所以能够继任并州刺史,也多亏了曹操!因此,刘聪感恩于曹操,与曹操结盟,并答应加入联军也无甚奇怪!
但是石勒、冉闵呢?此二人乃是并州元老,更是并州双子星,与曹操的仇怨可不是轻易就能化解的!刘聪愿意与曹操结盟,难道石勒、冉闵就愿意吗?想当初,石勒、冉闵二人手中可是握有二十万大军,却都因为曹操被一战打得灰飞烟灭!恐怕在二人的心里恨极了曹操。”我分析道。
众人闻言,不禁陷入了沉思,总感觉并州的情况有点复杂。
周瑜足智多谋,也思考得飞快,很快便有了头绪:“搞不好并州会因此大乱也说不定!”
在历史上,石勒就是因为刘渊死后,无人能制。石勒又不服刘聪、刘曜,因此反叛,当然刘曜也不服刘聪。最后,刘曜灭了刘聪,石勒又灭了刘曜。
搞不好在这个世界,另一个时空的戏码又要上演了,因此并州必然生乱!
没想到周瑜和我想到一块去了,我是根据历史经验判断出并州必乱,周瑜则是通过分析得出这一结论的。
由此可见,周瑜果然牛批class,只凭分析就能判断出局势的发展,让人不得不服。
然而我和周瑜的对话却让王猛大吃了一惊,王猛有心反驳,却又无话可说。
毕竟我的话有理有据,也都是事实,不管怎么分析结果都是并州将会大乱!
到这里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唯有一点,那就是刘琨的态度。
同样作为并州的元老,刘琨从刘渊时代便一直跟随左右,所以他不同于刘聪,他的立场应该和石勒、冉闵相同才对。
“刘聪为了自己,所以选择了跟曹操结盟。冉闵、石勒也为了自己,所以必然忌恨曹操。那么刘琨呢?他为什么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他又为什么不忌恨曹操,而是选择了支持呢?”我又再一次抛出了问题。
“就像主公所说的,不管是刘聪,还是石勒、冉闵,他们都只是为了自己。唯独刘琨,他乃是并州的元老,从刘渊、刘和,再到现在的刘聪,他已经跟了三任并州刺史。或许在刘琨的心里,并州的基业,刘氏的利益才是他放在首位的吧?”王猛分析道。
第(2/3)页